我们都知道潮汐有涨有落,它像太阳升起或季节变化一样,是可以预测的,但它不算是一门精密科学。如果航行的时机不对,就意味着船要花很长时间顶着汹涌的浪挣扎前进。所以了解如何利用潮汐和潮流至关重要。
潮汐是由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场共同作用于水体而导致的水体垂直运动。潮流则是海水在高潮和低潮之间流动所形成的结果。
航行时所遇到的潮汐与潮流情况,会因地点不同而有所差异。旧金山湾水流湍急,即使是当地水手日常出海,也需要视当天的潮流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出航。或者你见过芬迪湾的潮汐吗?芬迪湾与昂加瓦湾的海水存在一种名为“共振”(假潮)的自然震荡运动。海水从海湾入口震荡至湾顶,再折返回去,全程约需 13小时。而大西洋的潮汐每12小时25分钟便会上涨并涌入海湾,因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震荡运动。
虽然你大概率不会遇到像芬迪湾那样极端的潮流,但要知道,在规划航行路线时,理解潮汐与潮流的知识至关重要。ASA 104光船巡航课程中,就对潮汐与潮流有相关讲解。
小贴士:风逆着潮流(或任意水流)吹会让海面变得汹涌,令人不舒服。为了让航行更愉快(和保持甲板干爽),就要充分考虑潮汐因素,仔细规划航线,尽量避免遭遇这种情形。
潮汐数据是基于多年观测来预报的。在特定某一天,天气或其他现象会导致水位出现偏差(有时变化很显著)。例如,大气高压能压低水位,低压能抬升水位。
术语
Tidal Range:潮差,指高低潮水位差。
Spring Tides:大潮,在满月和新月(即月亮和太阳与地球成一直线)时出现。此时太阳与月球的引力叠加,会产生阴历月(29.5天)的最高高潮位和最低低潮位。
Neap Tides:小潮,在弦月(上弦月或下弦月)时出现,此时太阳与月球的引力方向呈直角。这种引力作用下,会产生较低高潮位和较高低潮位。
Tide Tables:潮汐表,这类表格会列出高潮与低潮的出现时间,以及每次潮汐高出某个基准面的高度。
潮汐的实际应用
在世界的有些地区,潮差极大,以至于它们影响着船舶进港、出港。在这些区域计划离港和返航时,船员既要研究潮汐表,也要查阅海流图,从而让航行时间尽可能契合最有利的潮流。
出发时尽量选择既有足够的水深,又可以顺流航行的时间(至少不要完全逆流)。
非潮汐水流
与潮汐周期无关,海流存在于全球所有海洋中。它们由稳定的盛行风驱动,受陆地限制,并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偏转,最终形成围绕海洋盆地的循环的环流。
最著名的海流之一是墨西哥湾暖流。它以最高4节的速度流动,从墨西哥湾出发,向东北方向流经美国东海岸,直至哈特拉斯角,随后横跨大西洋流向欧洲。墨西哥湾暖流与赤道暖流(从非洲出发,流经东加勒比海)共同构成了北大西洋环流的一部分。
NOAA 潮汐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多种与潮汐及潮汐预测相关的工具和信息。你可以通过其平台,生成美国境内超过3000个地点的全年潮汐预测数据。
上文许多知识出自《光船巡航入门》一书。 该书是ASA光船巡航基础课程(ASA 104)的官方教材。潮汐与潮流会对你导航和驾船体验产生重大影响,而非仅在竞赛时才如此。算出一年中任意一天、任意时段的大致水流情况,据此你可以规划好从母港出发的最佳时间——赶上最有利的水流,避开最不利的水流。充分地规划和准备不仅能缩短抵达目的地时间,还能让你的航程更安全、更舒适。因此,花点时间弄明白水流与潮汐的原理很有必要,这样才能让你的驾船体验达到最佳。